福建省新工科建设论坛暨推进大会在福州举行为交流我省新工科建设成效,研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新工科建设的发展路径,4月8日,由省教育厅主办,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承办的全省新工科论坛暨推进大会在福州举行。省直各厅局、设区市教育局相关负责同志,35所高校教务处和新工科专业一线教师,相关企业界代表共120余人参加了会议,5600余人在线观看了会议直播。省教育厅副厅长(正厅长级)刘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健分析了我省新工科建设的进展情况和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他强调,全省高教战线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在实施新工科建设过程中要时刻牢记服务科技进步和产业革新。在实施新工科教育改革中,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度融入省委关于推动产业现代化发展超越的战略部署,增强应用学科专业快速响应能力,打造新工科科研平台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打通产教融合创新链条提升成果孵化转化能力;各高校在新工科建设改革中,要根据办学定位,分层分类,坚持特色发展;要围绕科技创新需求建设“双一流”和深化应用型转型,重点培养一批与产业发展急需的特色专业,为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会议邀请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顾佩华作专题辅导报告,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作新工科建设典型经验分享。 会上,由福州大学牵头负责的福建省新工科教育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由1个主任单位、7个副主任单位及39个成员单位组成,将通过协同工作机制,凝聚各高校、政府、产业界以及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合力,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共同承担福建省创新型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共同培育推进福建省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参会代表参观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新工科建设示范点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开展新工科建设以来,我省积极凝聚共识,主动增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出台全面振兴本科教育26条,探索建设新的专业、新的培养模式、新的标准体系和新的评价方案,遴选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作为新工科建设试点校,形成了各自的优秀经验。 以示范校为引领,我省新工科建设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 新工科理论研究取得新进展。2018年4月首批612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福建省7所高校18个项目入选;2020年,福建省建设立项100项省级新工科项目,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项。 新工科专业内涵式发展迈入新征程。截至2021年2月,全省省属本科高校共开设各类本科专业2073个,其中工学开设787个,占比37.96%;近两年新增专业149个,其中工科专业59个,占比39.6%。“十三五”期间,全省39所本科高校12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等专业认证。民办本科高校也突破性地成功获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工科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新工科课程改革获得新突破。我省坚持从提升课程高阶性、突出课程创新性、增加课程挑战度,加大研究性、创新性、综合性内容比重,强化过程性考核等方面着手推动课程改革创新。全省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91门,省级一流课程1790门。 组织模式创新呈现新格局。我省率先在本科高校中开展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遴选,确定了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等5个建设基础较好、创新特色明显、办学成效显著的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逐步形成校企、校行、校政、校地、闽台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模式。 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教育厅新闻中心 文图 | 丁宗明 刘广锋 编辑 | 翁莉 (本文转载福建教育微言) |